课程大纲

当前位置:基础教学部 > 课程大纲

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大纲

作者:黄春慧  来源: 时间:2009-07-14 浏览:

 

 
《经济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Economic Practical Writing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选修课
学分:2学分     总学时 36学时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
开课对象:专科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经济应用文写作是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写作课程,该课程实践性强,实用性突出。本课程旨在通过经济应用文写作知识的讲授以及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获取必备的专业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要。
二、先修课程及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1. 应用文概述(2学时)
[1] 经济应用文总体写作知识
基本要求:①了解经济应用文的特点、分类、写作要求
 
2. 公文常识概要(2学时)
[1] 公文的涵义、特点及作用;
[2] 公文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3] 公文格式及内容构成要素;
[4] 公文写作的一般规律。
基本要求:①了解公文的涵义、特点、作用以及公文的种类、适用范围;
②掌握公文格式及内容构成要素以及公文写作的一般规律。
 
3. 通知的写作(2学时)
[1] 通知的格式;
[2] 通知的写法。
基本要求:掌握通知的写作知识,能够拟写通知。
 
4. 请示的写作(2学时)
[1] 请示的格式;
[2] 请示的写法。
基本要求:掌握请示的写作知识,能够拟写请示。
 
5. 报告的写作(2学时)
[1] 报告的格式;
[2] 报告的写法。
基本要求:掌握报告的写作知识,能够拟写报告。
 
6. 函的写作(2学时)
[1] 函的格式;
[2] 函的写法。
基本要求:掌握函的写作知识,能够拟写函。
 
7. 计划的写作(2学时)
[1] 计划的格式;
[2] 计划的写法。
基本要求:掌握计划的写作知识,能够拟写计划。
 
8. 总结的写作(2学时)
[1] 总结的格式;
[2] 总结的写法。
基本要求:掌握总结的写作知识,能够拟写总结。
 
9. 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4学时)
[1] 调查报告的格式;
[2] 调查报告的写法。
基本要求:掌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知识,能够拟写调查报告。
 
10. 简报的写作(2学时)
[1] 简报的格式;
[2] 简报的写法。
基本要求:掌握简报的写作知识,能够拟写简报。
 
11. 规章制度的写作(2学时)
[1] 规章制度的格式;
[2] 规章制度的写法。
基本要求:掌握规章制度的写作知识,能够拟写规章制度。
12. 广告文案的写作(2学时)
[1] 广告文案的格式;
[2] 广告文案的创作。
基本要求:掌握广告的写作知识,能够拟写广告。
 
13. 市场预测报告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4学时)
[1] 市场预测报告的格式;
[2] 市场预测报告的写法;
[3]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格式;
[4]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法。
基本要求:掌握市场预测报告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知识,能够拟写市场预测报告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14. 经济合同的写作(2学时)
[1] 经济合同的格式;
[2] 经济合同的写法。
基本要求:掌握经济合同的写作知识,能够拟写经济合同。
 
15. 审计报告的写作(2学时)
[1] 审计报告的格式;
[2] 审计报告的写法。
基本要求:掌握审计报告的写作知识,能够拟写审计报告。
 
    16. 复习 (2学时)
 
四、教材及参考书
1. 教材:
《简明经济应用写作》 主编:徐云浩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2.参考书:
《应用文写作》   主编:徐中玉     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分社), 2005
《高等文体写作训练教程》主编:马正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公文病误矫正指南》主编:栾照钧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五、课外学习、作业习题等要求
课内外学时以1:1.5为宜,作业份量适当,以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以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1、期末考核方式:闭卷或开卷考试
2、成绩评定: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成绩、听课出勤率、课堂表现)占40%等。
 
七、本课程特色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提高学生选用文种的能力和文体写作的实践能力是本课程的重点。学生通过写作,掌握并会使用符合应用文书要求的语言是本课程的难点。为此,在教学上应突出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务实、创新素质为本课程的重要任务。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成篇文书写作、片段写作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
3.加强作文批改和讲评环节。运用教师批改、学生互改等方式评改学生习作,并注重批改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4.注重课堂教学手段的革新,可采用模拟事件或场景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八、其它说明
本课程大纲按36学时编制,考试学时不计。教师可根据不同的专业,根据需要适当增减讲授的文种或调整某些文种的讲课顺序。
建议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平台,增强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执笔:(课程负责人或课程责任教师签字)
审阅:(系主任签字)                        日期:
审定:(分院教学院长签字)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