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基地

当前位置:基础教学部 > 研学基地

解密温州千年格局 山水斗城一探究竟 ——温商精神导论教研室2023年秋季学期实践研学

作者:劳逸 吴亦婧/文 吴亦婧 杨乐/摄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3-12-03 浏览:

2023年12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温商精神导论课程组杨乐老师、吴亦婧老师带领二十余名同学从学校出发,前往郭公山和积谷山,开展本次“山水斗城”研学项目,将《温商精神导论》课程教学从课堂拓展至户外。

山水斗城图片1.png

研学第一站抵达的是郭公山。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堪舆学大师郭璞正是登上此山,见周围群山错立,恰如北斗星排列,于是灵感大发,依天象筑就郡城,名曰“斗城”,今唤温州。杨乐老师一边指着地上的温州古城图,一边给同学们描绘了1700年前永嘉郡(当时的温州)修建郡城的故事。此外,他还借助地图解析了今年亚运会温州火炬传递路线,贯古通今地阐明了温州作为“千年商港”的文化底蕴。研学队伍登上郭公山感受千年前的古人智慧,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温州的城市魅力。

山水斗城图片3.png

午后,实践队来到积谷山,游览了池上楼和东山书院。池上楼是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所居之楼,因他“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千古名句而得名。这里风景秀丽,雅韵天成,更兼人文荟萃,诗韵悠长,同学们在此追溯谢灵运的足迹、了解他的生平、赏析他的佳作,流连忘返、意犹未尽。走出谢灵运纪念馆,实践队又进入东山书院。东山书院开永嘉之学脉,又与山水诗之文脉有渊源,是温州众多书院中的代表,见证了温州古时读书之风。同学们纷纷表示从温州书院历史和先贤们的读书故事中收到鞭策和鼓励。

山水斗城图片2.png

此次研学活动,是《温商精神导论》课程的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一天的实践,深刻感受到温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体会到温州文脉、地脉、商脉及三脉间的相融相生,加深了对温商精神历史文化基因的理解,对温州这座城市有了高度认同感。相信活动结束后,这些感触也会伴随同学们的学习生涯,在迷茫时指引方向,在需要时给予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