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磨中提升,在学习中成长——记人文艺术教研室集体磨课及对分课堂理论学习活动
作者:李文 来源: 时间:2022-05-13 浏览:
2022年5月12日,人文艺术教研室在8A306,举行集体磨课及理论学习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由教研室主任黄春慧主持,全体教研室成员参加。本次活动,共分两个环节,先进行磨课,再由黄春慧老师组织大家学习对分课堂理论。
首先,汤扶摇老师进行说课及教学展示。她按照BOPPPS教学模式对整堂课进行设计。整堂课有前测、导入及参与性学习环节,在参与性学习中加入讨论及游戏安排。接着,刘洋老师进行说课及课堂展示。刘老师主讲《音乐赏析》,她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角度进行逐一的分析讲解。最后张茜茜老师说课及上课。张茜茜老师主讲《中国传统文化》,她从课程内容、课程学分、课程地位、学情、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进行讲解,并做了教学展示。
三位老师完成说课及上课后,教研室成员进行点评。大家根据每门课的特点,从教学内容、课堂环节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地讨论,并给三位老师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最后,黄春慧主任组织大家学习对分课堂教学理论。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老师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其特点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并以讨论的方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定的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把教学刻画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可简称为PAD课堂。教研室成员学习对分课堂的理论后,大家就此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大家表达了对分课堂操作层面的困惑。黄春慧主任希望大家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能对此理论进行实践和尝试,并形成人文艺术教研室特有的教学风格。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说课、上课、评课三结合的磨课形式,提升大家的教学水平;并借助理论学习,帮助大家在共同学习中不断成长。
人文艺术教研室
2022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