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教学共进之力 寻有效课堂之径|“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讨“主题沙龙
作者:蒋茜茜 姬思彤/文 蒋茜茜 姬思彤/摄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3-11-14 浏览:
为切实推进我校思政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有效性,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促进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稳步提升,11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以“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讨”为主题的教学沙龙活动。本期沙龙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雪莲老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老师参加本次活动。
沙龙伊始,由李斯佳老师代表“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分享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历程和取得的成果。李斯佳老师从线上平台教学、线下讨论课教学、完善改革方向等三个方面分享了形策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建设情况。在讲解过程中,她就自身课堂中学生的讨论以及展示过程的视频、图片进行分享,认为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展示形式,增加小品、座谈会等形式来增强讨论课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获得感。展望未来,李斯佳老师希望从注重学生课上讨论和汇报表达、创新课程评价模式两个方面来完善教学改革。
第二环节,由纪英杰老师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改革现状、成效和规划进行了经验分享。纪老师提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如今正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新的备课要求,该如何应对?二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此问题,纪老师提出了“线上自学+教学精讲+小组研讨”的改进措施。在谈到纲要课程教改的不足之处时,纪老师从教师团队、教学资源、红色实践、成果积累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第三环节,许雪莲老师以“如何深化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为主题进行了分享。许老师提出,混合教学模式不仅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需要,更是教师和课程积累教学成果的需要。在广度上,要以“温商精神导论”、“形势与政策”两门一流课程为范本,逐步推动其他5门思政必修课、四史课程以及其他选修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步伐,不断提升教学改革的覆盖面;在深度上,要从线上资源、线上互动、上下融通、其他教改元素融入等方面不断提升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精细化和实效性。
最后是在场老师的研讨环节。黄永强、刘小锋、项熙丽、吴亦婧、林阿强等几位老师就自身正在主持或参与建设的课程如何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问题进行了分享和探讨。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有着各种内容形式,有着不同的优劣势,这就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带来各种可能的样态。
本次沙龙活动对我院教师来说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动员,相信各位教师们一定会用如火的热情探索出兼具可行性、创新性、有效性的混合教学模式,助力我校思政课教学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不断前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