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大中小” 上好“大思政” ——温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思政课一体化研讨会
作者:汪强/文 王丛琪/摄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4-04-19 浏览:
为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具体要求。4月18日下午,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潘乐慧、思政课教师张金桥、邹思思、陈彦芷、陈品瀚一行到访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我院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此次交流主要围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以及国一流温商精神导论课程建设经验展开。会议由院长胡宪武主持、副院长许雪莲、张雷以及马院相关教师参加会议。
首先,在温商精神导论课程组的老师陪同下,潘乐慧校长一行参观了我校的创业教育馆。参观过程中,他们详细了解了温州人创业精神的思想源自永嘉学派、展现“千年商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名城的商业发展,以及我校创业教育办学特色、学校发展史,并对这些建设给予了高度赞扬。据悉,温州商学院创业教育馆以“梦想与足迹”为主题,展现在温州这片创业热土上,追梦人的不懈奋斗历程,让有志于创业者从中汲取力量。
随后的座谈会上,双方就如何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以及温商精神导论赋能中学思政课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宪武代表学院对潘乐慧校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胡院长介绍了学院开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进展,并详细介绍了国家一流课程温商精神导论建设的情况。第一,课程早期遇到的挑战。一方面课程建设初期难度大,学科归属、定位问题。此外,课程相关的学理性资料偏少,早期以温州模式为主,时间早,给课程研究带来难度。另外一方面,课程师资问题,早期师资不足,有自己的专业学科,排课难、知识体系构建难。第二,课程目前开展情况。主要介绍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突出以学为中心,线上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发帖、在线讨论等方式完成理论学习任务、测试和考核。线下以实践教学为主,分小组开展实践教学。对于如何赋能中学思政课建设,胡院长提出可以在课程内容、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调整,基于中学生的知识储备,用中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教学,将温商精神植入中学生成长基因,使得更多的学生通过温商精神导论课程的学习获益。
在听取了国一流课程建设的介绍后,潘乐慧校长表示,课程建设成果显著,温商精神导论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现代商业气质,培养崇尚企业家精神,兼具人文与家国情怀,有责任、敢担当的时代新人。潘校长对温商精神导论课程如何融入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针对如何充分利用温州文化历史资源,在课程内容难度系数、知识体系、学校特色方面进行编撰,以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为导向,编写一套适合中学生学情的温商精神导论教材提出自己建议。此外,对于思政课后续的一体化建设,双方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交流与合作不仅加深了两校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的了解与合作,更为未来实现温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在不同学段间的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共搭交流平台、共创协同机制、共研课程建设、共推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共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温州实践样板。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