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王占坤:国家级项目解读与申报技巧
作者:王丛琪/文 王丛琪/摄 来源: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5-03-26 浏览:
按照两院2025年学术系列讲座计划部署,3月25日中午在思源楼A306举行题为《国家级项目解读与申报技巧》的学术讲座。本期讲座由副院长张雷主持,王占坤教授主讲。
讲座围绕国家社会科学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展开深入解析。王占坤教授指出,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中,要求申报程序严谨,逻辑性要求强,竞争也非常激烈,申报书的各个部分均要精心打磨。王占坤教授结合自身国家级项目申报经验,着重讲解了项目申报的技巧、教学和科研互为反哺的具体做法。
首先,在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阐述上,选题需紧密结合国家顶层设计与发展战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避免冗长文字堆砌。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部分,王占坤教授建议可采用国内国外分开阐述,或按研究主题分类概括的方式,精准梳理,使内容条理清晰。研究内容、基本步骤、实验设计等板块,他强调,研究内容表述要详细具体,最好以框架图配合文字解释,明确样本量及实验设计等关键信息,突出研究的可操作性与创新性。
其次,研究方法与思路要明确且细化,建议用序号分点说明,可以图表形式展示研究计划进度。前期工作基础及资料准备情况也至关重要,需详细罗列申请人及团队成员的研究成果、专利申请、预实验结果等,充分展现研究实力。在成果预期方面,要合理规划中期与最终成果,避免承诺过高无法完成。
最后,王占坤教授强调,科研和教学一定不能脱离,应互为支撑,日常教学要注重一手资料和数据的收集,了解教科研发展的前端动态,为科研积累相应材料;科研成果要反哺教学和社会,不能割裂对待。
此次讲座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科研兴趣,也是进一步明确了教学与科研互为反哺的关系和实施技巧,为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通识教育学院202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