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基础教学部 > 工作动态

智慧课程的内涵与建设路径——高等数学教研室举办数智赋能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

作者:白梓贤/摄 侯晓阳/文  来源:通识教育学院 时间:2025-04-10 浏览:

4月9日,高等数学教研室召开数智赋能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聚焦“智慧课程的内涵与建设路径”,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下高等数学教学的创新模式。本次会议由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文庆主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学习与讨论。

1.jpg

副院长王文庆从政策背景出发,深入解读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24年10月提出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新场景”建设要求。他强调,智慧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深度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创新型课程,其核心在于构建“师-生-机”三元交互的教学新范式。王院长结合高等数学学科特点,详细剖析了智慧课程的五大特征,并对比了智慧课程与传统在线课程的区别,指出智慧课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学生学习体验的革新,随后给出了智慧课程的建设路径“六步走”策略:资源准备、知识图谱构建、教学资源关联、AI助教设置、教学数据分析、课程迭代更新。他表示,智慧课程不是“一翻就灵”的捷径,需守正创新。教师需先夯实传统教学基本功,方能驾驭技术赋能的新模式。

随后,潘建丹老师介绍了学习通平台上的“任务引擎”学习功能,并结合教研室实际,补充了智慧课程申报的一些事项。

会议最后,教研室教师围绕智慧课程实践、学习通的操作问题等展开热烈讨论。与会教师一致认为,高等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应主动拥抱技术变革,通过智慧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效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支撑。未来,教研室将持续探索“智能+数学”的融合路径,助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通识教育学院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