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基础教学部 > 工作动态

孝道如炬照乡野,青春作墨绘温情——温州商学院学子赴罗山村开展“爱的教育”实践活动

作者:黄春慧/摄 黄春慧/文  来源:通识教育学院 时间:2025-04-22 浏览:

4月20日清晨,温州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爱的教育”实践队一行32人怀揣着满腔热忱,奔赴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镇罗山村,开启了一场以“弘扬孝道,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爱心之旅。学生们通过文化学习、公益服务与暖心行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文化浸润:探寻孝德根脉

活动伊始,实践队成员齐聚罗山村文化大礼堂,聆听村书记管洪光深情讲述村庄百年文脉。罗山村作为管仲后裔的聚居地,拥有深厚的孝德文化传统,是中国楹联文化村与孝廉文化村。管洪光书记从“向学、重文、至孝、尚廉”四个方面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罗山村的传统文化历史。学生们通过聆听讲解、扫码学习、完成历史文化测试题,深刻感悟罗山村中华传统美德的深厚底蕴。

1.jpg


2.jpg

爱心传递:细节彰显温度

在公益服务环节,32名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为村中老人提供个性化关怀。实践队精心策划了多项暖心行动,力求让空巢老人切实感受到春日的暖意。考虑到老人们没有智能手机,队员们便携带便携式彩照打印机上山,为老人打印照片,将珍贵的时刻定格成纸质影像,亲手交到老人手中;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配置轮椅,推着他们漫步村道,沐浴久违的阳光;每组根据前期调研,准备了大米、鸡蛋、牛奶等生活物资慰问老人;更有小组为老人蒸制软糯蛋羹,用一顿暖胃更暖心的饭菜传递关爱。同学们的到来,为老人们带来了欢乐,融洽的气氛宛如一家人。

未来两个月,同学们将每周上山开展帮扶活动,持续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关怀。



7.jpg

爱的延续:两年接力的深情

事实上,这已是温州商学院学子与罗山村空巢老人的第五次结对帮扶活动。自2023年5月首次结缘以来,共有215名温商学子赴罗山村开展“爱的教育”实践活动,与村里的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场爱的接力已在两届学生间传递。

22级网络新媒体专业的翁欣怡同学在实践感想中写道:“比起在教室里听一大堆老人的心酸往事,我更觉得当面的关心才更有意义。爱的教育,字如其名,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爱,让我一步步领悟爱的真谛。和奶奶见面的每一刻,我都觉得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字眼。奶奶轻轻附在我的手上,又重重拉住我,好像在告诉我,谢谢我们,她真的很开心。其实很多次我都很想和奶奶说,能够陪伴一个百岁老人哪怕是一上午,都是我们平常无法接触的福气。”

21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杜贯哲同学在校期间对接的是陈香妹老人,与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毕业离校前,他特地上山与老人告别,并用无人机拍下罗山村的全貌,作为自己的毕业留念。现在他虽然已经毕业,但还会时常联系老师,询问老人的近况,托其他同学带礼物给老人。

在这些跨越两年的文字记录里,我们看到的是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乡村,用真心触摸岁月的深情轨迹。从第一次探访时的生涩,到如今能在厨房熟练为老人煮出一碗水蒸蛋,这不仅是一场爱心实践,更是一场青春与生命对话的深刻修行。


9.jpg

让乡村的暮色与青春的朝气在孝道传承中交织出动人图景。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温州商学院“爱的教育”课程实践内涵,更以具体行动回应乡村振兴中的“情感短板”。通过走进乡村、服务老人,学生们不仅深化了对孝道文化的理解,更在奉献中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罗山村党委书记管洪光表示:“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物质帮扶、情感陪伴,更是孝道理念的生动课堂。”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爱的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文化为笔、以爱心为墨,在乡村土地上书写更多温暖故事。

(通识教育学院202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