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教授开讲:聚焦人文社科选题与CSSCI投稿策略 助力教师科研提质增效
作者:王丛琪/摄 王丛琪/文 来源: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5-05-09 浏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5月7日下午,由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学术讲座《人文社科研究选题及CSSCI论文投稿》在思源楼D103成功举办。讲座特邀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俞立平教授主讲,学院副院长张雷主持,吸引了全校近150位教师到场聆听。
俞立平教授长期深耕于人文社科研究领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9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已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310篇,并有20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科研实力深厚,学术成果丰硕。
讲座伊始,俞教授结合个人从基层高校教师成长为博士生导师的经历,以经济学视角、统计学方法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跨学科研究的路径与价值。他指出,选题是科研工作的起点与关键,在学术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优质选题不仅决定项目或论文的成败,也直接影响研究成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俞教授生动比喻道:“一个好的选题就像一见钟情,令人兴奋;一个糟糕的选题则可能令人烦恼不已,甚至直接被淘汰。”
围绕“如何找到好选题”,俞教授系统梳理了五大策略:一是推动学科交叉,激发研究创新;二是紧跟现实焦点与行业热点;三是善用求异思维,避开研究“红海”;四是构建选题系列,深耕细作形成成果集群;五是关注数据异常与研究空白,寻找新突破口。他特别提醒教师们要避免陷入传统范式,敢于探索、善于思考,提升选题的独特性与前瞻性。
在CSSCI论文投稿方面,俞教授分享了投稿过程中的常见难点及应对策略,强调应关注格式细节,合理匹配期刊,注重论文创新点和逻辑严密性。他还提醒教师关注查重标准、稿件结构和语言规范等环节,避免因非学术因素而影响录用结果。
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们围绕选题技巧、数据分析方法、论文命题设计等问题踊跃提问。俞教授结合各学科特点给予了详细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深入。
本场讲座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实用性强,不仅为在座教师提供了系统的人文社科研究指导,也为提升我校整体科研质量注入了新动力。讲座最后,张雷副院长表示:“俞教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也有实践深度,为我们科研工作的提升提供了宝贵参考和现实路径。”
在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落幕。此次学术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我校教师的科研热情与学术追求,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积极运用讲座所学,努力实现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共同推动我校人文社科研究迈上新台阶。
(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