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基础教学部 > 工作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研讨部署会

作者:王丛琪/摄 姬思彤/文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5-06-27 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总体部署,积极响应学校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教育教学转型的战略要求,2025年6月26日下午,温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源楼A306召开“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研讨部署会”。会议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政课教学建设与改革中的实践应用与发展路径,旨在进一步推动学院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模式创新。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课程组负责人及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副院长许雪莲主持。

1.jpg

许雪莲副院长在开场讲话中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对高校思政课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思政课要以技术变革为契机,主动探索“人工智能+思政教育”的协同机制,在守正创新中提升教学亲和力与思想引领力,增强课程的育人实效与时代感。

2.jpg

随后,各课程组负责人与教师代表围绕当前课程改革实践,依次分享了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资源建设、过程评价等方面的探索成果与应用思路。教师们也积极反映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与思考,例如人工智能使用门槛不一、生成内容合规性需警惕等问题,引发了现场热烈讨论。大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在思政课中应以“助教”“助学”“助评”为导向,以教育价值引导为本,实现技术服务教学、创新促进育人。

3.jpg

在领导讲话环节,党委书记龙军指出,要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抓手,推动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平台建设同步推进,以小切口撬动教学质量大提升。他鼓励青年教师在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下,大胆尝试人工智能教学工具,以技术之力助推课程育人功能的提升。

4.jpg

副院长王文庆指出,人工智能不能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应成为深化课程内容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辅助工具。副院长张雷强调,要聚焦“AI+思政”的特色育人场景设计,积极探索与科研、实践、评价一体化融合的教学改革项目,力争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工作体系。

5.jpg


6.jpg

在总结发言中,院长陈宜治以“人—工—智—能”四字切入,深入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政课改革的逻辑关系,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更要善于以技术为助手、以智慧为引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他指出,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不是技术换壳,而是理念重构,要把握教育本质,坚守价值底色,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提质。他特别强调,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不仅是教学创新的迫切需要,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功能的战略路径。学院将继续加强平台统筹、资源整合和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的“标杆样本”。

7.jpg

此次会议明确了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的目标方向与建设重点,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入推进教学内容与手段的融合创新,以人工智能之“新”激发思政课堂之“活”,以思政教育之“魂”回应时代发展之“问”,切实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