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教研室召开公体课课程体系完善与高尔夫特色教学模式改革的协同探索研讨会
作者:龚盈盈/摄 龚盈盈/文 来源:体育健康学院 时间:2025-10-22 浏览:
为进一步明确课程建设方向、破解过往教学效率瓶颈,10月22日,体育健康教研室于体育场会议室召开专题研讨会,聚焦“公体课课程体系完善”与“高尔夫特色教学模式改革”两大核心议题,开展协同探索与深入研讨。全体体育教师参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吴华慧主持,其间还围绕宋冠潮老师关于高尔夫教学改革的研究报告展开专项讨论。
会议伊始,吴华慧主任率先就体育健康学院学生体质测试工作作出部署。她明确提出体测合格率提升目标,并强调在课外锻炼指导环节,教师需强化对学生的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课外锻炼对身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性;针对校园跑打卡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需严格依据学校相关规定予以处理,确保课外锻炼管理的规范性。此外,吴华慧主任还组织参会教师对校运动会各项筹备工作进行细致确认,从流程衔接、人员分工到物资保障等方面逐一梳理,为后续运动会精准、高效推进筑牢基础。
在公体课课程规划讨论结束后,会议进入高尔夫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讨环节,由宋冠潮老师牵头分享改革思路与实施方案。宋冠潮老师首先通过对比国内外高尔夫教学的差异化特点,精准指出当前学院高尔夫教学存在的三大核心局限:一是教学评价维度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能力;二是学生参与兴趣与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氛围较为沉闷;三是高尔夫运动本身入门门槛较高,部分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这些问题共同凸显了教学模式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针对上述痛点,宋冠潮老师提出一套系统性解决方案。在教学方法创新层面,计划引入模拟技术与虚拟技术,搭建高尔夫模拟训练场景,让学生通过模拟器开展下场实战演练,沉浸式感受真实球场环境,同时结合游戏化任务设计、情景化教学场景搭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综合素养培养层面,打破传统技能教学局限,将高尔夫礼仪、运动规则、心理调适、科学训练与健康教育深度融合,构建 “技能 + 素养” 双提升的培养体系;在教师能力建设层面,明确要求教师加强高尔夫专业知识深耕与跨学科知识储备,通过培训、教研等方式提升综合教学能力;在教学资源整合层面,提出深化校外合作,推动校内外资源协同联动,例如与专业高尔夫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引入职业选手参与教学指导,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学习渠道,拓宽专业视野。
此次研讨会创新性地将“公体课课程建设工作研讨”与“高尔夫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沙龙”有机结合、依次推进。一方面,为体育健康学院后续公体课课程安排、教学管理及活动组织提供了清晰指引;另一方面,也让全体参会教师对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方向与路径形成统一认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体育教学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为后续教学实践改革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体育健康学院2025年10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