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学院“名师进课堂”首场示范课:一场语言艺术的精彩启幕
作者:谢霖柯/摄 田义/文 来源:通识教育学院 时间:2025-11-21 浏览: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校际协同创新,积极搭建高水平的师资交流平台,温州商学院推出“名师进课堂”系列活动。首场活动于11月18日晚精彩开讲,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王一婷教授走进温商课堂,以沉浸式教学方式为师生呈现了一堂生动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训课程,标志着温州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和浙江传媒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在课程建设的深度合作中迈出关键一步。活动由通识教育学院王文庆副院长主持,陈宜治院长、部分教师以及选课学生共同观课。

一、课程启幕:名师领航,共赴语言之约
课程伊始,王文庆副院长热情介绍了活动的背景与重要意义,强调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对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王一婷教授的课程设计精心,课程分为概述、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字词、朗读短文和命题说话五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紧密结合测试实际需求。
二、语言探索:拓展边界,探寻审美新境
在课程概述部分,王一婷教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概念,并将话题延伸至语言的生存空间和审美空间。她指出,课程目标是在规范语言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与审美趣味。王教授结合丰富经验鼓励同学们,无论是面对“面测”还是“机测”,都要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避免因过度紧张而影响发挥,导致不必要的丢分。

三、字词精讲:明辨差异,夯实语言根基
进入“读单音节字词”环节,王教授详细且耐心地介绍了评分规则,帮助同学们清晰地区分语言缺陷和语言错误。她鼓励同学们采用“笨”办法,下“笨”功夫。例如,通过背诵字典来熟悉字词的发音和字形,通过朋辈互助的方式相互监督。在这一环节中,王教授与同学们亲密互动,并贴心地汇总了“声母要发准、韵母要发全、声调要到位”等关键要点,为同学们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四、多音节挑战:突破难点,精准把握读音
在“读多音节词语”部分,王教授积极调节课堂气氛,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理解评分标准。她提醒同学们在朗读多音节词语时,要格外注意不要误读,仔细区分并列在一起的难点音,准确读出轻声词。同学们积极参与,在练习中不断摸索和改进,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

五、短文朗读:示范引领,点评精准入微
“朗读短文”环节无疑是本次课程的一大亮点。王教授以富有感染力的播音腔为同学们朗读示范作品,让大家沉浸在优美的语言韵律之中。随后,同学们逐一进行朗读,王教授认真倾听每一位同学的朗读表现,她的点评精准到位,让同学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命题说话:幽默风趣,直击问题核心
在“命题说话”环节,王教授展现出了幽默风趣的一面。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模仿各地方言,引得师生们大笑,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她通过这种幽默的方式,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在命题说话中很容易暴露出语言缺陷甚至错误。针对这一问题,王教授给出了如刻苦练习、调动积极口腔色彩以及跟着优美配乐训练等解决办法,为同学们提高命题说话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七、学生反馈:干货满满,收获远超预期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通过学习通平台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受,反馈质量极高。陈然同学表示:“这节普通话测试名师课堂简直太实用了!老师没有一味地堆砌理论知识,而是精准地抓住考点,从声母韵母发音技巧到朗读停连、命题说话逻辑,都结合真题案例进行详细拆解。整堂课干货满满,收获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袁飞扬同学说:“课上重点练了易错字词、和变调,还有短文朗读、命题说话这些内容。老师会讲发音技巧,还会逐个纠正问题,给个性化建议。跟着学完,不仅攻克了不少发音难点,还掌握了实用训练方法,收获很大。”
八、教师评课:赞佩交流,携手共促成长
在评课环节中,参加听课的13位老师围绕王一婷教授的授课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他们对王教授扎实的基本功、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以及能够瞬间抓住学生发音问题的敏锐能力表达了高度赞佩。同时,老师们也结合自己的教学课程,就如何有效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等问题进行了精心交流和深入探讨。

此次“名师进课堂”活动宛如一场语言艺术的盛宴,为温州商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深刻启发。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两校在课程建设上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展望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前行,不共同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通识教育学院2025年11月1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