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系开展数智化技术在体能康复一体化课程中的运用教研活动
作者:魏波/摄 魏波/文 来源:体育健康教研室 时间:2025-11-19 浏览: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与“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探索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前沿模式,我校体育学系于2025年11月19日下午,在三垟湿地会议室成功举办了“数智化技术在体能康复一体化课程中的运用”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体育学系陈澄果老师担任主讲,体育学系全体教师参加。
首先,体育学系龙军老师深刻指出,推动体能训练与运动康复的深度融合,并借助现代数智技术赋能,是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体育人才、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必然趋势与关键抓手。
在随后的主题报告中,陈澄果老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内容翔实、视野前沿的学术盛宴。陈老师系统阐述了从 “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核心理念变革,强调数智化技术正成为连接体能训练与运动康复的“中枢神经”,为实现科学化、精准化的一体化课程提供了核心动能。
陈老师结合生动的实践案例,层层剖析了数智化技术在课程全流程中的创新应用:在评估端,利用可穿戴传感器与AI视觉技术,实现动作筛查与损伤风险的自动化、精准化分析;在干预端,通过AI处方系统与VR/AR设备,生成并执行高度个性化的训练康复方案,极大提升了训练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在监控端,依托物联网设备实时追踪生理与运动数据,构建主动预警机制,有效防范运动风险;在管理端,借助云端平台建立学生个人数字档案,为长期效果评估与科学研究积累宝贵数据。尤为引人入胜的是,陈老师分享了一个通过数智化一体化方案,成功帮助一名篮球运动员在ACL术后缩短康复周期并提升运动表现的典型案例,有力佐证了该模式的应用价值与巨大潜力。
面对未来,陈老师也客观分析了当前在技术成本、数据安全与人才素养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前瞻性地提出 “数字孪生” 技术或将成为实现终极个性化精准康复的未来方向。在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师生就技术落地的可行性、数据与人文的平衡等问题与陈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陈老师耐心解答,并强调“技术是工具,人是核心”,数智化应用永远服务于“以人为本”的教育与康复宗旨。
最后,龙军老师总结发言,他对陈澄果老师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积极筹划后续工作,推动数智化技术在相关课程中的试点与应用,鼓励全体师生拥抱变革,共同谱写我校体育科学与体能康复教育的新篇章。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校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思想,也为探索构建面向未来的智能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指明了实践路径。
(体育健康学院2025年11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