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学部举办期末教研活动
作者: 来源: 时间:2010-06-24 浏览:
杨爱琴老师对《大学生礼仪修养》课程中的介绍礼仪、称呼礼仪、名片礼仪和握手礼仪作教学示范。在场的学院领导表示,《大学生礼仪修养》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到培养体系中,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经过慎重考虑的结果。严忠教授对杨爱琴老师的教学进行了现场点评。他认为,杨老师的授课能把多媒体画面与讲解融为一体,运用材料典型、恰当,能非常自然地与学生进行互动。谢健教授认为,《大学生礼仪修养》课程要更加注重实践运用,如采取场景式的教学模拟,对各种礼仪教学进行课堂实际模拟、评论和示范,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黄春慧老师就《应用文写作“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探索实践》进行了现场说课,以《策划书写作》课程内容改革进行了教学过程示范,分别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策划书写作教学设计和问题预测四部分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专家们认为,黄春慧老师的本次教学过程展示,思考系统、设计周密,清晰了回答了“为什么改”“改什么”和“怎么改”的问题,是一次很好的教改示范。
武汉老师对《大学数学》中的极数第一节进行了教学讲解。专家们认为,武老师的教学设计精巧,前呼后应,以现实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设问,引起同学们的兴趣,由此铺垫并展开,归纳推理非常严密,并针对学生特点对重点难点进行强化,让学生能听懂学会。
杨晓虹老师对“两课”的课程改革进行了汇报。杨老师对当前“两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状态和主要原因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改革方法。杨老师的改革方法分四步骤:眼睛亮起来、心定下来、脑筋转起来和手动起来,同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日本侵华历史对这四步骤进行示范教学。专家们认为杨老师的“两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了课程改革的要害部分,让人感受深刻。
周东启老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进行了脱稿式的讲授。周老师渊博的学识、生动流畅的讲演,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概念讲授,变得生动具体而富有历史感。虽然只有短短半小时的授课,却让听众穿越了几百年的历史时空,让人深感哲学与历史的博大精深。专家们也不乏溢美之词,认为周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广大青年教师学习的楷模。
最后,杨爱琴老师对本次教学研讨会作总结发言。杨老师对莅临本次研讨会的领导表示感谢,对基础教学部所有参与课程教育改革付出辛苦劳动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并希望这种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的教改,能真正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希望学院领导对基础教学部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建议,把基础教学部建设得更好。
基础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