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及基础教学部的盛情邀请,哈尔滨师范大学远东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孙幕天教授访问我院,并于6月26日上午为我院“两课”教师和辅导员作“后金融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专题讲座。学术讲座视野大开大合,论证方式纵横捭阖,是一场学术之饕餮盛宴,正若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言“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
孙教授的讲座可说是一次对此次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哲学层次的总结和基于对世界局势、中国经济现状深刻理解基础上的文化反思析,孙教授从四个方面剖析了这个宏大的论题:一、金融危机对世界和中国的冲击,这一命题的倾向于时间性宏观方面的事实陈述;二、后金融危机时期到来及其特征,这一部分则将多种哲学命题、术语化入各种现象之中;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任务,这一部分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忧患意识指导下,审视我国烈火烹油的发展下隐匿的种种危机;四、中国模式的历史性成功和道路,这一部分则以在多元化的国际文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何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包围圈中突围作为主题。
孙慕天教授在学术领域素有“哲学诗人”之称,其深厚的学术底蕴,纵横捭阖的论证方式亦可在这次近三小时的讲座中窥见一斑。孙教授对多种文化的批判性接受消弭了中西方文化的隔阂,使得这次科学发展观的专题讲座成了一次全球文化哲思之旅,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反思哲学,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开始显现其独特的价值;而作为与西方文化迥异的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其在与这种伟大的西方哲学互相磨合过程中产生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在以艰难而令人振奋、讶异的方式,崛起在这个后金融时代的一片废墟里。孙教授以高度的人文关怀援引了温家宝总理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勾画出这一条道路的艰难,预示着我们一代人的担负的艰巨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孙教授在讲座后热心地回答了在座教师提出的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问题,溯海洋文明之源头,论东方哲思之内敛,望未来文化之交融,其严密的哲学思维和思接万里、视通古今的广阔视野使得在座的教师都大受裨益。
周锦成教授在讲座后笑言作为孙教授的校友,在校时业已久慕盛名,而在多年后机缘巧合能在城院受教。周教授时时不忘对到场的年轻教师进行督促,“孙教授对教学的严谨态度、对多领域知识的涉猎,可为许多青年教师垂范。”基础部的杨爱琴主任也感慨,“一次讲座的内容可能比一些教师一个学期的备课内容都要丰富。”



基础教学部
2010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