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学部展开教学研讨活动(二)
作者:基础教学部 来源:基础教学部 时间:2013-06-03 浏览:
5月29日下午,基础教学部各位老师再次相聚于3-311,开展本学期第二轮教学研讨活动。继思政教研室之后,本轮教研活动由数学和语文两个教研室担纲主角。两教研室分别派出了代表,向各位老师做汇报。
数学组的汇报队伍由叶帆、潘建丹、侯晓阳三位老师组成。超乎听众们的期待,数学组的老师没有选择专业性极强的内容,而是将数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做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讲解。叶帆老师讲解有关“概率论”的知识时从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讲到购买彩票、轮盘赌博等生活中富于趣味和刺激的事件,始终牢牢地吸引着各位听众的注意力,让大家逐渐明白随机性与我们平日做决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潘建丹老师别开生面地用扑克牌游戏开场,龙军老师与吴晓媚老师按潘老师的提示洗牌、分牌、抽牌,无论两位老师如何挑选,潘老师总是能从容地猜中被选中的牌面点数。台下的各位老师看得兴致勃勃,啧啧称奇。随后潘老师演示了盘面点数的算法,为大家揭开谜底,各位老师恍然大悟,欢笑之余颇有收益。侯晓阳老师讲“生活中的数学之黄金分割”。除了大家熟知的脸部各部分距离的黄金分割,身高比例的黄金分割,侯老师在演示讲解黄金分割计算公式之后,还举了一系列生动实用的例子。比如主持人、报幕员在舞台上的站位通常是符合黄金分割规律的,想要拍出优美的照片在取景构图时就要考虑黄金分割比例,各位老师深受启发,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奇妙、趣味与实用。
语文组的汇报队伍由张茜茜、何怡、徐爱华、赵钡钡四位老师组成。张茜茜老师讲解汉字的构造与使用。与数学一样,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并极富趣味。一个“毓”字,张老师从字形的每一部分讲起,配合生动的PPT演示,揭示了汉字的造字过程与突出的象形特征。由此又发散到汉字的偏旁部首的由来,以及如何利用部首来区别常见的易混淆字,避免写错别字。各位老师听得兴趣盎然。何怡老师演示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第四单元,主要讲解如何写好自我介绍或人物简介。这一单元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之一,在教法上力求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特点。徐爱华老师讲解有关易经的知识。易的学问博大精深,徐老师抓住阴阳观念,做了具体介绍。除了常用的成语阳奉阴违、阴差阳错、阴阳相隔等,还有山南水北为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乾坤中乾为阳、坤为阴等等生活中的运用,。赵钡钡老师主讲的内容结合了语文与数学——传统文化中对数字的使用。从一到十几个基本数字,中国古代易文化对它们做了明显的区分。如中国传统认为“五”是一个吉数,“九”为天数,“九五至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七”则是大凶之数,如丧葬中的头七、二七等等。两位老师的讲解内容都涉及了易经的学问,台下各位老师由此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观念与生活的深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