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理论教研室召开提升教学效果专题视频会议
作者:祝上翔 来源:基础教学部 时间:2020-04-01 浏览:
3月24日和3月31日,思政理论教研室针对2019年学评教和麦可思学生满意度调查两个数据,分别召开两个专题视频会议,深入探讨如何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会议由教研室主任许雪莲老师主持,思政理论教研室老师全员参会。
会上,许老师首先解读了麦可思公司2019-2020学年学生满意度评价报告。报告显示,学生对基础通识课程整体满意度较高,达到96%以上,但个别学院的评价数据显示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许老师指出,应特别注意这些学院的反馈信息,并重视外聘兼职教师的管理工作。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上学期教研室教师学评教分数总体不错,这与老师们的辛勤努力分不开,希望教师们根据报告的反馈,继续不断研究教学、研究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优化教学内容,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会议第二个议程是关于学评教和学生满意度调查数据的探讨。3月24日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题组老师们针对这一主题分别发表了看法,3月31日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题组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题组老师发表了观点,大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张明雯教授精心准备了演示课件,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第一,当代大学生个性更张扬、更独立,追求个性发展,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厌倦居高临下、教条式的说教。张老师的经验是把自己亲身经验与课程内容结合,把教材内容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结合。第二,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过程中,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尤其是学生有错时,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尊重和理解他们,使学生从心里感受老师是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第三,转变课堂教学管理的理念:由“管”到“导”。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大学生已是成人,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和自律意识。学生出现问题时尽量不当众批评,在课堂上批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尊重和包容并不是放任自流,有问题尽量单独沟通和交流。第四,和学生沟通要谨慎使用批评用语,要顾及学生的自尊和感受,使学生信任我们,愿意与我们交流,同时要讲清问题的厉害关系,并宽容地给学生纠错的机会,发挥批评的作用。
于桂花老师指出,应联系热点新闻,讲活课堂。应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研究当前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所疑所惑,整合教材。项晓老师指出,应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徐登敏老师指出,多讲案例,进行深入浅出地讲授,而不是枯燥地讲知识点。汪强老师提到优化、规范PPT制作。朱选华老师指出,教师的教态、气场很重要,他也提出了如何协调提升学评教分数与教育的本质目标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庞云兰老师结合上学期本、专科班级的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感悟:第一,教无定法,必须持续不断研究教学。第二,根据本、专科生的特点,“宽严相济”。第三,充分利用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发学习兴趣。第四,对“问题”学生采取网聊沟通的方式。第五,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面对学生,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申小红老师指出,要有耐心,但不能迁就学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贯穿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教育方向。祝上翔老师指出,教师需增强自身学识修养,提升个人教学魅力;教师应积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喜好、期待,研究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实效。项熙丽老师分享了自己给学生所做的一份问卷的调查结果,为老师们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期待。夏春燕老师指出新老师要做好“教师”角色的定位和转化。肖莎丽老师指出在网课授课过程中通过增加互动增强课堂粘性。陈晨老师指出,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加入地方特色的内容,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最后许老师对两次专题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希望教研室老师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风格等方面继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为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功能而持续努力,不断奋斗!
基础教学部
2020年4月1日